【开篇】浪潮与指引
就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光伏组件的价格下跌幅度高达49%,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也被挤压到不到5%。一场声势浩大的“内卷”风潮,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制造的根基。盛夏的2025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像一道灯光划破行业迷雾,“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被写进了新时期经济改革的重要议程。这既是为行业正本清源的有力举措,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重塑的重要一步。正如人民日报金社平所指出的,“破除内卷的关键在于打破地方的保护壁垒,让全国统一大市场变得更加开放畅通。”
制度改革像一把利剑,切断了“诸侯经济”的羁绊。从前那些地方保护现象,常常使得资源配置低效、产业重复建设、市场壁垒林立,企业在产业链条中举步维艰。随着深化改革号角吹响,现在政策正逐步推进要素、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打破区域割据,让各地资源能够高效整合。推动全国市场一体化,不仅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也让企业更容易在大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金社平在《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点明问题所在: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导致内卷的体制根源。有的省份为了扶持本地光伏企业,强制要求电站项目只能采购本省生产的组件,这样一来,落后产能得以存活下来。不少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不同地区差距高达30%,也让企业更热衷于“政策套利”。市场被人为切割成一块块碎片,中国企业不得不在诸多限制下艰难前行,仿佛“带着镣铐跳舞”。
中央财经委提出的解决方案展现出高度政治智慧:
法治成为硬核武器,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一举废除412条地方保护条款。
中央和地方齐心协力打破壁垒,浙江率先试点把“市场统一度”作为干部考评的新标准,会议室里,招商数量的目标逐渐被创新指数取而代之。
区域深度耕耘,长三角药品集采联盟采取“四统一”模式,包括目录、标准、价格和配送,成功打破省际壁垒,平均药价降幅达到53%,为亿万民众带来实惠。
只有地方政府把重心从亲自下场竞争转到专注制定规则,中国经济的潜力才能被充分激发、各方力量也能真正协同。这正体现了中央财经委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体系的核心要义。
二、产业新生:从价格大战走向价值提升
趁着政策的东风,产业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痛下决心的转型升级大戏:
光伏玻璃行业正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曾经这里竞争异常激烈,价格一度跌到每平方米11元的低谷。那时候,排名前十的大企业集体减产三成。许多年限已久的窑炉在关闭时,信义光能实验室却研制出了厚度只有1.6毫米的超薄玻璃。这0.1毫米的技术升级,让产品附加值一下子提高了40%。减少产能,并非是向困难低头,而是为了给新技术和创新留出更大的发挥余地。
宁德时代走了一条“技术反内卷”的新路子,用创新来突破行业困局。产品一经推出,就靠着领先的技术实力,在市场上杀出重围。高效能和高安全性成为公司竞争的王牌,让同行们望尘莫及。
呈现新气象。行业内大家还在打价格战时,企业研发投入反而提升到6.8%,神行超充电池做到了“充电10分钟,跑出400公里”,这一成绩让人眼前一亮。技术授权部分已经占到营收的12%,这个比例清楚说明,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便宜的价格,而是在于那些别人难以复制的研发实力。
三、创新星火:高质量增长的动力引擎
中央财经委会议传达的核心讯息就是:“要想打破内卷,技术突破才是真正的利器”。
由央企主导的钙钛矿光伏创新联合体把转化效率提升到了全球领先的32%,建设成本也大幅下调了40%,这一举措一下子吸引了200亿元社会资本涌入,共同探索能源新蓝海。
广东打造了全国首个数据资产凭证体系,累计发放2.1万张“数据支票”,带动80亿元融资,为科技企业研发带来了25%的效率提升。
这些实践正好说明了金社平的看法:“当企业跳出价格竞争的激烈红海,迈向技术创新的蓝海,中国制造就有机会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的华丽转变。”
【结语】大河涌动走出新方向
中央财经委推动的“反内卷”行动,远不只是对产能的简单管控,更像是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大变革。这项举措打破了地方保护的限制,重构了高效市场的运转渠道,也激发了技术创新的新活力。比如光伏行业,不再陷入“每平米11元”的价格战,而是借助技术授权探索更有前景的盈利方式;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步摆脱了对补贴的依赖,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正在摆脱内卷困局,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路前行。
就像长江穿越三峡才能涌现万里波涛,中国经济在解除制度性障碍后,也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洪流。这场“破卷”行动,也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属于“立新”的辉煌印记。
(作者金思宇为中国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顾问、泛亚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远望智库产业顾问、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国盛战略智库成员)
股票配资app下载排行,股票配资网站开户,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