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来是带着点儿看笑话的心态来的。真的,就是这么回事。Tev和Louis,两个法国人,在日本泡了六年,东京就是他们的宇宙中心,是亚洲该有的样子。所以,来中国?这更像是一趟搜集素材的旅行,找点儿乐子,拍点儿“落后”的证据,回去剪进视频里,大家哈哈一笑。六年啊,他们对日本的推崇已经成了肌肉记忆,干净、有序、高级,这套标准就像一把尺子,他们准备拿它来丈量一下隔壁这个“据说”乱糟糟的地方。
那把尺子,在他们走出机场的那一刻,就“咔嚓”一声,从中间断了。
脑子里预设的剧本,什么喧嚣、混乱、喇叭声震天响……全都没了。反倒是……安静。一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安静。不是没有人,不是没有车,街上车水马龙,但就是安静。后来他们才反应过来,是电动车,到处都是悄无声息滑过的电动车,连摩托车都是电的。引擎的轰鸣被一种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电流声代替了。Louis站在路边,对着镜头,脸上的表情混杂着迷茫和不可思议:“我们还以为会吵到耳朵聋掉……结果,结果我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这哪是他们想象中的亚洲超级都市,这感觉,更像某个记忆深处、午后宁静的法国小镇。
听觉刚被颠覆,视觉冲击就来了。他们一直觉得,东京在城市绿化上已经做得很好了,毕竟寸土寸金。可走在中国的街上,他们觉得自己像闯进了一个没边界的公园。路两边是密不透风的绿,街心花园好像不要钱一样随处都是,就连居民楼的阳台上都挂着花花草草。“跟这儿一比,”其中一个法国人喃喃自语,“东京……东京简直就是个水泥盒子。”
真正把他们最后一点优越感砸碎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的便利。
Tev只用了两天,就彻底玩明白了。扫码支付。根本不用现金,甚至不用卡。买瓶水,扫一下。坐公交,扫一下。而且那公交车,还是自动驾驶的。穿过迷宫一样的地铁站,扫一下。全程行云流水。他在视频里,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一连串短句往外蹦:“太快了!太方便了!我甚至都不用跟人说话!”那股子兴奋劲儿,就差对着镜头大喊“我要留下来”了。
这种体验,让他们立刻想到了日本。那个他们爱了六年的日本。在那儿,街角很多可爱的老婆婆开的小店,依然固执地只收现金。复杂的地铁换乘指示,能让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打个车,还得准备好一沓纸币。不是说不好,只是一种……一种仿佛属于上个时代的生活节奏。
这种节奏上的差异,宏观上来看,就更吓人了。Tev早就习惯了日本的“慢工出细活”,修一条路,能反复开会论证好几年;一个项目,从规划到落成,十几年都是常态。可在中国,他们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看到的是什么?是密密麻麻的塔吊,像一片钢铁森林,每一台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高楼就在他们眼前一寸寸地往上长。他们直言不讳:“在日本,五年能盖好一栋楼都算是奇迹了。可在中国,我感觉这个速度,一天就能把地基给干完。”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让他们惊讶,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象,就真的是让他们感到了什么叫“代差”。一个数字就够了,2023年,中国卖了将近1300万辆电动车。而日本呢,即便是创下历史新高的一年,也才卖了不到9万辆。
一个像是在赛道上油门踩到底,另一个,感觉还在场边做拉伸运动。
更要命的是产品。日本市场上卖得最好的电车,日产Sakura,Louis看了一眼参数就笑了,电池20千瓦时,续航180公里。“这车,”他断言,“要是敢在中国卖,根本没人会看第二眼。”他在北京街头随便数了数,眼睛看到的十辆车里,六辆是绿牌纯电,还有两辆是混动。Tev甚至觉得,再过十年,中国可能就真的实现百分之八十的电动化了。
这不只是销量问题,是一种心态。日本的车企,在燃油车时代积攒了太多荣光和包袱,转型,意味着割肉,所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而中国呢,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斗兽场,技术、智能、补贴、政策……一套组合拳下来,所有人都被逼着往前跑。就连车牌颜色这种小事,都做得明明白白:绿色是新能源,蓝色是燃油车。一目了然。Tev忍不住吐槽,在东京的车站,还得特意贴个告示,提醒“混动车请靠右”,在中国,这种提醒简直多余,因为整条马路都快变成“电动车专场”了。
但说到底,真正让这两个法国博主彻底“倒戈”的,不是那些冰冷的硬件,不是速度,也不是技术。是人。
随着免签政策的开放,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ChinaTravel”的标签,无数外国人涌了进来。他们发现,这里不光现代,还安全到离谱。有人把手机忘在公园长椅上,十几分钟后跑回去,手机还好端端地在那儿,甚至有个路人就坐在旁边,好像在帮忙看着。他们原本以为会遇到各种不便和混乱,结果发现人们不仅守秩序,而且……很热心。这种亲身体会到的善意,把他们脑子里最后一点刻板印象也给冲刷干净了。
他们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在日本的六年。日本当然也是个很棒的旅游国家,但它的社会,对“外人”始终有一道看不见的墙。那种礼貌之下的疏离感,如影随形。有些地方甚至会发传单,鼓励居民举报“可疑的外国人”。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很微妙,但长久居住的人都能体会到。
Tev和Louis太懂了。在中国,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不设防的热情,是主动的帮助。而在日本,六年了,他们始终没能撕掉自己身上那个叫“gaijin”(外人)的标签。
这种天差地别的感受,在他们的视频结尾,化成了一句极具分量的感叹。
“我们花了六年时间,去习惯被当成‘外人’。却只用了六天,就在中国习惯了被当成一个‘正常人’。”
这趟旅行,早就不只是一个Vlog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仅是飞驰的电动车和便捷的支付码,还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充满善意的笑脸。而这,可能才是最让世界感到震撼的风景。
股票配资app下载排行,股票配资网站开户,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